1. 由于在半导体太赫兹(THz)量子器件研究方面长期出色的研究工作,Nature Photonics特邀请刘惠春教授为其撰写news & views [Nature Photonics 4, 69 (2010)]。
2. 雷啸霖院士在IEEE纳电子学国际学术会议(IEEE International NanoElectronics Conference, 3-8 Jan. 2010, Hong Kong)上作了大会特邀报告,并应邀写成综述文章: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 70, 126-150 (2010) (2010年影响因子12.217)。
3. 《自然杂志》邀请沈文忠教授撰写“面向下一代光伏产业的硅太阳电池研究新进展”综合评论论文(32卷第3期),并负责组稿出版“太阳能光伏应用”专题。
4. 第十一届中国光伏大会及展览会组委会的邀请沈文忠教授做题为“新型太阳电池与光伏技术”的主题发言。
5. 郑茂俊教授研究小组最近在TiO2 纳米管的孔壁、孔径及其生长速率的调控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在纳米科技领域著名期刊上(Xiaoliang Yuan, Maojun Zheng*, Li Ma and Wenzhong Shen,Nanotechnology, 21(40), 405302~405310, 2010)(交大第一单位),并同时被该杂志的姊妹网站“ http://nanotechweb.org”以简短新闻报道。
6. 姚忻教授被邀请作为在华盛顿举办的第7届国际高温超导块体制备和应用会议(2010PASREG)的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
7. 姚忻教授研究组的超导晶体和由德国康斯坦茨大学为主的物理机制研究以及由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等为主的物理机制研究合作工作最近频发成果,作为合作者之一,有三篇论文在Phys. Rev. Lett.上发表,分别为PRL 105, 067001 (2010);PRL 104, 086403 (2010);PRL. 105 257001(2010)。
8. 孙弘教授研究小组博士生周玮同学在物理学领域顶级刊物Phys. Rev. Lett.上发表科研论文(“Soft Bond-Deformation Paths in Superhard γ-Boron”,Phys. Rev. Lett., vol.105, p.215503 (2010))。
9. 李贻杰教授领导的高温超导带材课题组研究了连续化、动态准分子激光脉冲沉积(Pulsed laser deposition,缩写为PLD)制备种子层、隔离层、超导层工艺,突破了金属基带上种子层、氧化物隔离层和钇钡铜氧(YBa2Cu3O7,缩写为YBCO)超导层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制备关键技术,取得良好的研究结果,2010年研制成功制备出国内首根107米、能传输194.7安培以上的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填补国内空白,并使我国在国际上挤入先进行列。《人民日报》第二版、《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大公报》等全国50余家媒体给予报道。
10. 2010年6月,实验室购入J00R0017型高温超导长带检测系统(美国),价值460万元。实验室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大型贵重设备已达10台(套),总价值约3700万元,固定资产总额超过5000万元。